近日,理学院“理学润经管,思想绽芳华“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学科互助、知识交融”为核心,发挥理学院在数学方面专业优势,组织优秀学子为经济管理学院同学开展针对性课业辅导,同时融入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学术精神分享,让跨学科交流更具深度与温度。
11月7日19时,七号教学楼活动现场座无虚席。理学院8名数学专业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极限专题精讲手册》、刘徽“割圆术”示意图及案例课件,早早抵达场地调试设备。活动开场,志愿者代表以刘徽“割圆术”为切入点:“早在魏晋时期,刘徽就用‘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的思路推导圆周率,这正是极限思想的雏形。”生动的历史溯源的,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
辅导环节,志愿者紧扣经管专业特点,将极限知识与“边际成本核算”“市场需求预测”等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针对“数列极限的收敛判定”“函数极限的计算技巧”等高频难点,志愿者复刻刘徽“析理以辞,解体用图”的治学方法:先拆解定义逻辑,用通俗语言解释“无限趋近”的本质;再结合示意图分步推演,从“割圆术”的递推过程类比极限运算的步骤;最后通过经管实例反向验证,让抽象的极限公式落地为可操作的解题工具。
互动答疑时,经管学院同学踊跃提问,“无穷小量替换在利润分析中怎么用”“复合函数极限的变量替换总出错”等问题接连抛出。志愿者们秉持刘徽“步步求证”的精神,逐一拆解思路,还现场组队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指导。一位大三同学在笔记本上认真标注:“刘徽的‘循序渐进’和极限的‘逐步趋近’异曲同工,原来解题也能学古人的治学智慧!”活动现场,同学们时而低头记录,时而热烈讨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活动尾声,双方组建“徽韵极限互助群”,理学院志愿者承诺提供长期线上答疑服务,并分享了整理的极限题型题库与刘徽治学思想解读资料。理学院学生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古代学者智慧与现代学科的结合点,推出更多精准化跨学科辅导活动,让知识互助更有温度、更具深度,助力学子共同成长。
未来,理学院将继续秉承“爱心、奉献”的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服务领域,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贡献力量,让理学院的旗帜在更多地方高高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