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山东航空学院理学院学子在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发布时间: 2025-07-24 浏览次数: 11

720日,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省级决赛圆满落幕。作为全省师范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权威赛事,本届大赛吸引了62所高校的1027名选手同台竞技,且赛制迎来重大调整——取消固定题目与题库,以随机抽题模拟授课、现场答辩等环节,全面检验师范生的真实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

我校理学院学子凭借扎实功底与稳定发挥脱颖而出,初中数学推荐组张文静、高中数学推荐组王晓初双双获得省级一等奖,指导教师由红连、游华峥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充分展现了我校师范人才培养的过硬实力。




以赛促练:学子在挑战中突破自我

面对“无固定题目、无题库”的全新赛制,参赛学子从备赛到决赛始终全力以赴。初中数学选手坦言:“抽到题目时确实有压力,但备赛时反复打磨过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慢慢就有了底气。”高中数学选手同样在坚持中突破:“最开始讲课依赖于逐字稿会紧张,但指导老师说‘抓住一节课的逻辑才能一气呵成’,后来慢慢学会了脱稿试讲以及快速设计一节课。从校内选拔到省级赛场的历练,以及指导教师一步步细致的指导,让自己对“教师”的身份有了更深理解,未来会继续加深专业知识,打磨教学技能。”

为应对随机题目的考验,他们在五个多月里梳理了数十个教学主题,撰写了上百篇教学设计和练后反思。从设计逻辑到板书细节反复演练,利用一切时间在模拟教室进行“10分钟限时授课”训练,在一次次调整中强化课堂把控能力。

匠心护航:指导教师全程陪伴赋能

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指导教师由红连、游华峥自始至终的悉心指导。回溯整个过程,自 1 月启动校内选拔起,我院便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不仅通过多轮严格筛选确定了推荐组的参赛选手,还同步完成了抽取组的选拔工作,并对两组选手的预赛环节进行了系统指导。

结合赛制变化制定“分类突破”计划——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将知识点按“概念讲解、例题解析、拓展应用”等类型分类,引导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教学设计思路。

备赛期间,他们几乎每天都和学生泡在训练室:由红连老师专门联系高中数学一线教师逐字打磨授课语言,从“如何用好课本设计一堂好课”到“板书布局如何更清晰”,不放过任何细节,让十分钟的试讲更加贴近真实课堂也更加体现教学创新。两位老师以极高的专业素养,用浅显易懂的话语指导选手们怎样回归知识本质、剖析课堂重难点、增加个人特色亮点;游华峥老师则认真负责观看每一次试讲实录,准确指出选手的不足之处,从细节指导学生一步步改进。同时聚焦答辩环节,通过模拟评委提问、梳理教育理念核心要点,帮助学生建立“逻辑表达+灵活应变”的双重能力。同时,指导教师们的细致关怀也不断让选手们在备赛期间坚定自信,调整好比赛状态。

老师会陪我们练到晚上九点,哪怕是一个教姿教态的小问题,也会耐心示范纠正。”参赛选手的话,道出了师生共备赛的日常。

厚植沃土:学院搭建成长“快车道”

此次佳绩的取得,离不开我校与理学院对师范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作为我校重点打造的实践育人平台,理学院始终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不仅为参赛学生配备专用训练室、提供最新教材与教学案例库,还联动校内师范教育专家、中学一线教师开展“实战集训营”,让学生在备赛中接触真实教学场景。

学院负责人表示:“从选拔机制到资源保障,我们希望为学生搭建‘从课堂到赛场’的完整成长链。这次成绩证明,扎实的日常教学+针对性的赛训指导,能让学生真正实现‘以赛强能’。”未来,理学院将继续优化师范人才培养路径,以更多元的实践平台助力学子成长。

从校内选拔赛的初露锋芒,到省级决赛的稳定发挥,山东航空学院理学院学子用成绩诠释了“勤练不辍”的意义,也印证了学校“实践导向”的育人成效。这份荣誉,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理学院将继续以赛事为契机,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数学教育人才积蓄力量,让更多学子从这里走向教育讲台。


版权所有:滨州学院理学院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7012503号

学校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联系电话:0543-3190016 邮编:256603 电子邮箱:bzxygyj@163.com 学院网址:http://www.bzu.edu.cn